您当前位置:张恩东摄影 >> 游记与视频 >> 浏览文章

孟加拉(4)——传统手工作坊

日期:2020年01月30日         文章点击数:
       每到一个国家,我都喜欢看看传统的手工作坊,在孟加拉也不例外。达卡有几处手工艺作坊,虽然算不上精粹,但能够传承至今不衰,足以说明这些工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   
      陶器是古老的手工器具,世界好多国家都有传统的制陶工艺。陶也是瓷器之祖,没有陶器也就没有今天的瓷器,但是两者在工艺和材料上有很大区别。我们来到达卡的陶罐村,听领队讲,过去这里家家户户都制作陶罐,但如今的陶罐村早已今非昔比,寥寥的几家作坊继续着古老的传承。走进每一户的制陶工棚,都是低矮的棚子里一两台陶罐胚胎机器,依然是手拉脚蹬,依然是自然干燥晾晒,依然是土窑烧制。闷热的工棚,昏暗的光线下,这些工匠们双手传神般的作品,在今天看来虽然不是华丽的器具,但是还有人使用它,足以证明这种传统工艺的存在价值,它既代表着过去,也寄托着未来。在我国也有土陶制作工坊,遗憾的是土陶罐制作这门“老手艺”的传承人已渐渐老去,年轻人很少有愿意拜师学艺的,古老的技艺渐渐消失,传承数代的制陶技术渐渐被人遗忘,当你端起华丽的陶瓷杯,还能记起那个存留着指尖温度的小陶罐吗?陶罐制作工艺是匠心人心中的艺术,是被烈火淬炼的传世之宝,有谁不希望它传承千年呢? 
孟加拉(4)——传统手工作坊
      第二天我们去菜市场拍摄,我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聚精会神的寻找拍摄目标,忽然听到一种久违的打铁声,我寻着清脆的而有节奏的声响走过去,两个简易“铁匠铺”出现在市场的拐角处,破旧的房屋没窗没门,挂满黑灰的墙壁斑驳不堪,里面的几个人按照不同的分工忙碌着,最吸睛的还是铁匠炉前。通红的炉火燃的正旺,手拉风箱吹的火苗上串下跳,炉火映红了铁匠师傅的脸膛,两个铁匠大锤小锤轮流交替,猛烈敲击,锤落如雨,铁花四溅,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清脆悦耳,让人生出一种久违的亲切感。我看到他们打造出的一把把菜刀,还没开刃却寒光四射。这里的铁匠铺不是为了作秀,也不是为了传承,而是家家户户的生活需要,铁匠铺外面的菜市场就是他们的客户。走出菜市场,悦耳的打铁声渐行渐远,也把我的思绪从往昔拉回到现实,随着孟加拉的经济发展,迟早有一天铁匠铺的手工作坊要退守到某个角落,默默地咀嚼昔日的辉煌。
     在达卡专程拍摄的手工作坊还有染布村。这个村有好多人家从事传统的手工印染,形成了纺织印染一条龙的工艺。清晨的小村本应该阳光明媚清新怡人,然而我看到的是带有各种染料色彩的臭水塘,闻到的是带有化工染料刺鼻的味道,这是印染排污的恶果。走进村子深处,只见破旧的房屋连片,污水池塘一个接一个,有时跨过池塘需要通过竹竿搭成的独木桥,一个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,下面就是臭水塘,让人望而生畏。走进作坊看到的是无序而杂乱的印染工艺,大缸小缸大盆小盆里面装着不同的染料,红的,黄的,蓝的,绿的……五彩缤纷!它染出的是孟加拉民俗服饰的绚烂,一条条绳子上晾晒的染布成为染布村一道靓丽的风景。虽然现代的印染和纺织技术远超手工制作,但是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份传承,这就是民族的情节,只有这种手工印染更能绽放民俗服饰的华丽。
       孟加拉还有很多的传统手工作坊,我只走马观花看了区区几个,时代在发展,或许有一天它们会退出历史舞台,但是曾经绽放的光彩会永远载入史册。   
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年10月7日写于广州机场
上一篇:张掖——绚丽的七彩丹霞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: 孟加拉(3)令人震惊的码头苦力
版权所有 Copyright@ 2010 张恩东 版权申明: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..     站长统计